上週去台南科技大學開了兩門暑期班
油畫古典技法跟坦培拉技法
這兩種傳統的繪畫技法都需要在一個吸收性較好的水性底上做畫
一般市售的畫布並無法滿足這種需要多層次技法需求
市面上的畫布不是用廉價的尼龍布染色做為仿麻畫布..就是打上一層沒吸收性塗料做底
這樣的畫布不是太薄易破損也無法承載較厚的顏料層.太差的打底層除了無吸收性又容易讓顏料層的油料透過打底層被畫布吸收造成畫布的脆化.實在乏善可陳
所以要開這門課我都需要事先製做好需要的畫用木板
特定的技法還是需要適當的材料配合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這邊順便介紹一下製作基本的程序
順便給大家知道這種手工打底的畫用木板好處
步驟一 選擇基底材
一般常用的是亞麻布或木板..現在經常被使用的是木心板或是密迪板.
製做10號的畫用木板至少要一公分厚才不易變形.
步驟二 煮膠
通常選擇皮膠或明膠.如兔皮膠.羊皮膠.牛皮膠等.其中以兔皮膠最佳.
以9%的比例泡好膠後加熱
煮膠以隔水加熱為佳或微火以免溫度過高破壞膠性
步驟三 上膠
上膠的目的在隔離畫布與將附其上的油料,油料的吸收對基底材會造成破壞,未上膠的基底材也會因為吸收過多的油料而讓畫面失去光澤及種種的原因所以在打底前必須先上膠.
上膠的至少必須兩層才能達到上膠的功能.
步驟四 調合打底劑
一般以碳酸鈣,生石膏,鈦白,鋅白等固体粉末狀物為主要塗料.
以適當比例與膠調合.使用的膠的比例與粉的種類都會影響打底的吸收性與表面的細膩度
步驟五 打底
將調合好的打底劑分區塊均勻平塗於上好膠的基底材上,這個程序咕嚕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最多學生會發生的問題就是氣泡過多,這些問題在調合打底劑的步驟與打底的手法上都有很大的關係,
過多的氣泡會影響打底表面的細膩度,因此每個步驟都要確實達到目標,事後的修補總是比事前的預防需要花更大的工夫.
打底的步驟可以多達10多層.這次咕嚕老師打了7層底.越多層可以讓吸收性更好,也能讓需要多層上色的技法有較大的空間可表現.
步驟六 打磨
在每一層打底之間,都需要經過一次打磨,可讓打過的底能有更光滑的表面,也可讓每層的微小氣泡經過打磨後得以去除在進行下一層打底程序.
步驟七 以括刀括平
以刷子打底可以較快達到所需的厚度,但筆刷會較明顯,打底後用括刀括平可以達到一個非常光滑的表面,所以在最後兩層我都會用括刀來修整表面.待完全乾燥後再用砂紙做最後的打磨動作.
完成
這次開課的畫用木板終於完成..大功告成
這類的畫用木板在本畫室提供給需要的學生購買或開課需要.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詢問我.